您的位置: 高仿表 >> 手表百科>> 欧米茄手表知识 >> 欧米茄腕表的同轴擒纵技术指的是什么?

欧米茄腕表的同轴擒纵技术指的是什么?




09/11,能一句话把同轴擒纵说清楚实在是不简单。我试着回答一下。

传统机械手表机芯的“心脏”是擒纵机构,由擒纵轮和擒纵叉组成。擒纵轮上有齿,齿有俩工作面——锁面和冲面。这俩面轮流与擒纵叉发生关系(滑动摩擦),擒一下,纵一下,这个速率决定着钟表的走时精准。下图为传统擒纵(上)与同轴擒纵(下)的对比:

滑动摩擦,依赖润滑,也容易磨损。英国制表师乔治?丹尼尔受古董钟的冲式擒纵的启发,发明了手表上的同轴擒纵。前面不是说擒纵轮有冲面和锁面吗?乔治设计的机构里,有一个零件,一根轴上有俩轮片,一个轮片上是冲面,一个轮片上是锁面。这两个面在与擒纵叉发生关系的时候,主要是滚动摩擦而非传统擒纵的滑动摩擦。你看,冲面齿轮,锁面齿轮,他们在同一个轴上,这是这个机构的标志。于是,同轴擒纵这个名字诞生了。

由于同轴擒纵的滚动摩擦代替了传统的滑动摩擦,机芯擒纵部分对润滑油的依赖大大降低。而且寿命也相应延长。使用这项技术的伯尔尼产区品牌欧米茄自然尝到了甜头——保养周期相应延长。

有人会说欧米茄第一代同轴擒纵有“偷停”的问题。一个伟大的发明,应用在百万级的产量上,对制造技术要求极高,比那些小打小闹的所谓高端品牌自然是很大的挑战。欧米茄改进了制造技术,新款的8xxx机芯和9xxx同轴擒纵机芯重新设计,质量更稳定。没有听说第二代同轴擒纵机芯有任何缺陷。欧米茄已经全面采用同轴擒纵技术。


1999年,欧米茄首次推出装置有“同轴擒纵(Co-Axial)”系统的2500机芯,这是怀表及后来腕表机芯250年来第一次出现的新的实用擒纵系统。

同轴擒纵系统的发明者——乔治?丹尼尔大师(已逝世)认为自己这一作品的诞生“将令人们在21世纪继续保持对机械腕表的热情!”

简单来说,擒纵装置是机械腕表的心脏,同轴擒纵系统装置减少了将能量传递至其它元件的摩擦(因为增加了宝石的数量),降低了易损部件的磨损,基本免除了机械机芯对于维修保养的需要。最重要的是,确保了腕表精准度保持长久的极高稳定性。

不可否认,第一代同轴擒纵机芯是在ETA既有机芯上加装同轴擒纵装置改造而成,好似动车组;兼容性方面是出现过问题的,存在一定返修率。2007年,欧米茄隆重推出带有同轴擒纵系统的8500机芯,堪称欧米茄同轴擒纵技术革新之路上的关键一步!这是人类第一枚根据同轴擒纵系统特性开发的全新机芯,好似真正的高铁。

我有一枚8500机芯的腕表,购买五年多来它的表现非常稳定。



简单来说,同轴擒纵就是针对擒纵冲击方式的改良。现今我们在腕表机芯内所使用的擒纵结构,多为瑞士擒纵,俗称马仔擒纵。瑞士擒纵结构有一个擒纵叉,其尾端与摆轮轴下的一个滚轮进行冲击。档动力透过轮系传递到擒纵轮,透过擒纵轮与马仔之间的冲击(一进一止)规律,擒纵叉的尾端透过摆轮轴下方一个像是滚轮的零件再冲击,进而推动了摆轮,于是摆轮在其中央游丝规范限制内,得以左右规律摆动。

(一般擒纵(上)与同轴擒纵(下)对比图)

瑞士擒纵结构虽为目前市场的主流,但始终存在着一些无可避免的缺陷:透过擒纵叉间接的冲击,在零件与零件之间的反复做动中,摩擦耗损的必然性增高,而在传统瑞士擒纵中,擒纵叉杆比较长,并透过中介零件与摆轮以间接的方式进行擒纵作用,种种的连结产生了较多的接触点,于是又增加了动力流失的可能,整体来说,润滑油的存在就存在于减低耗损带来的走时不准确问题,而耗损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就只能在结构设计上,或材质上的使用以减低擒纵器的摩擦损耗。

(同轴擒纵在擒纵轮上加了一个小轮,擒纵叉以三叉设计,上端是三个尾段冲击红宝石是两个与擒纵轮、擒纵轮上方的小轮冲击,另一端与摆轮轴下的滚轮轴冲击)

同轴擒纵在结构上有几点与一般擒纵结构不同:一般的擒纵结构的擒纵轮与擒纵叉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锁放冲击,同轴擒纵则是设计出载有三叉擒纵冲击宝石的擒纵叉,并与同轴的两个擒纵轮互相冲击。这个同轴的擒纵轮一大一小,在能量进入擒纵结构时,擒纵叉的两个冲击石分别与一大一小的擒纵轮进行锁放动作,并且同时间擒纵叉上的第三个冲击宝石直接与摆轮下的滚轮冲击,于是擒纵律时动作即完成。这种擒纵方式相较于瑞士擒纵结构,其冲击石与擒纵轮的接触面,透过一大一小的擒纵轮同轴结构方式,可以减低至约0.07mm左右,而一般瑞士擒纵则为0.4mm左右。由此可见,其降低摩擦损耗的效能大幅提升,比起尾端较长的瑞士传统擒纵叉,其输出与输入的机芯能量较不易流失,整体来说,能量保存提高、耗损降低,进而可以确保机芯走时的准确度。


时间:2018-03-15 上一个:限量版欧米茄1948为什么这么火?   下一个:如何监定欧米茄海马表镜面?
品牌推荐
相关专题
最新文章
热词